top of page

Stephan 的MD 歷程:從顧問到全球領導力發展工具的推動者

Stephan 的MD 歷程:從顧問到全球領導力發展工具的推動者


在全球化與數位化的浪潮中,**管理驅動(MD)**的發展歷程不僅是個工具的演變,更是對領導力發展和團隊合作的重要貢獻。而這一切的背後,有著一位核心人物的推動——Stephan van der Vat。從他首次接觸 管理驅動 到成功將其推向國際市場,Stephan 以他獨特的視野和不懈的努力,見證並推動了這一工具的發展與變革。



1980年代:MD的起源


一切始於1980年代,在荷蘭,顧問Hans Koppenol將美國心理學家Clare W. Graves教授的“驅動力理論(Drives Theory)”應用於管理領域。Graves的理論認為,人類行為不僅受需求驅動,還受到世界觀和環境的影響。Koppenol將此理論應用於群體和組織,並開發出了一個初步的測評工具。這一概念的誕生,為後來**管理驅動(MD)**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0年代:測評工具的初步發展


進入1990年代,Koppenol通過多次實驗和調整,創建了能夠適用於大多數組織的問卷調查。這個調查不僅幫助企業理解個體行為的驅動力,也開始展現出如何將“現狀”與“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映射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工具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全面的組織與個人發展工具。


2000年代:Stephan 加入並推動 MD


2001年,Stephan van der Vat首次接觸到了管理驅動,並對其能夠準確反映個人特質的能力感到驚訝。他認為這份問卷能夠提供有價值的洞察,幫助人們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驅動力。這也使得他決定加入 VisserCopini & Partners 團隊,開始協助推廣和應用 管理驅動


隨著時間的推進,Stephan與他的同事們逐步將 管理驅動 從一個單純的個人行為分析工具,發展到應用於領導者和團隊的領域。這個過程中,團隊也開始提出“團隊掃描”的概念,旨在描繪整體團隊的驅動力以及成員之間的互動。


2005-2010年:挑戰與擴展


在這一時期,Stephan與Ewit共同創立了 VRPartners,並開始對 管理驅動 進行更大規模的應用和推廣。隨著Corgwell集團收購了 VisserCopini,Stephan和團隊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進一步改進了 管理驅動 的工具,將長條圖改為矩陣圖,使得驅動力的表現更加清晰。


然而,2008年Corgwell集團的破產成為了Stephan的重大挑戰。經過一番努力,Stephan成功從破產清算中購回了 管理驅動,重新獲得了對該工具的控制權。


2010年後:數位化轉型與國際化擴展


進入2010年,Stephan和他的團隊逐漸意識到,僅有的洞察力並不足以改變企業運作,真正的價值在於如何將這些洞察轉化為實際行動。因此,管理驅動 開始發展一系列標準化的應用方案,例如領導力發展、使命願景規劃和銷售等,以幫助企業提升績效和改善合作。


這段時間,管理驅動 開始進行數位化轉型,推出了 管理驅動應用程序(App),使得用戶能隨時隨地了解自己和團隊的驅動力,提升了工具的使用靈活性。


全球化與數位化:從顧問到 SaaS


隨著Quadrum Capital於2019年收購了 管理驅動,Stephan帶領團隊進一步擴展國際市場,並將 管理驅動 轉型為一個 SaaS(軟體即服務) 企業。這一過程中,團隊不僅提供數位化服務,還拓展了國際合作,與不同地區的代理商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


此外,心態分析(Mindset)概念的引入,為 管理驅動 添加了新的維度。這一概念幫助個人和團隊理解在壓力下行為模式的變化,從而更好地應對挑戰並促進長期的變革。


展望未來:成為全球領先的行為工具


Stephan和他的團隊對 管理驅動 的未來充滿信心。他們的目標是成為全球前三大行為工具之一,並進一步將其數位化和應用於更廣泛的領域。隨著數位化轉型的加速,管理驅動將繼續為全球的領導者和團隊提供深刻的洞察和有效的工具,幫助他們提升績效和解決當前的挑戰。


結語


Stephan van der Vat的故事不僅僅是 管理驅動 成長的歷程,更是對領導力發展和團隊協作的重要貢獻。他以堅持不懈的努力,將這個工具從荷蘭的管理諮詢領域推向了全球,並成功將其轉型為數位化的 SaaS 平台。今天的 管理驅動,不僅是提升個人和團隊績效的工具,更是幫助企業迎接未來挑戰的重要夥伴。


Comments


bottom of page